日期:2016-01-11
儿科医院肝病专家在金山医院为患儿做检查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月11日报道:家住金山区的沈先生依旧记得,几年前带孩子看市区病,自己要坐早上5点多的石梅线先去医院挂号排队,妻子再带着孩子坐7点多的石梅线来就诊,看一次病,怎也要花大半天时间。如果金山医院也有大专家就好了,再也不用一大早就去市区了,没想到,这样的愿望很快实现了。
“把镜头再拉近一点……好的,捏一下看看?”在金山医院的九楼儿科病房里,龚近宇医生对着摄像头,按要求对眼前的小病人进行检查。显示屏里“坐”着两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专家,他们正在为小病人进行会诊。
“怀疑是川崎病,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经过一番讨论,儿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徐家骅这样说到。听了徐医生的指导,龚近宇赶紧纪录了下来。
2014年4月,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正式成立,2015年1月,作为成员单位之一,金山医院被儿联体正式授牌。儿联体实行儿科医疗资源共享,儿科医院每年派遣2-3名医生至成员单位,帮助指导专科临床技能与提升服务能力,成员单位每年推荐医师、护理、医技能相关人员至儿科医院,进行3-6个月的统一培训,帮助提升医疗护理技术能力。
此外,一些特殊检验项目,也可以送儿科医院检验,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向龚医生与徐医生这样的远程医疗,在线会诊也时常展开,一旦金山医院遇到疑难杂症,就可以寻求儿科医院专家进行会诊,减少了患者的奔波劳顿。
如今,原本尚未的金山医院开展的肝穿刺、胃镜等检查正逐步开展,通过儿联体,金山医院转诊儿科医院的病例每年减少了约300例,减少了患儿及家属的奔波,也缓解了市中心专科医院的压力。
事实上,复旦大学16家附属医院中有10家附属医院具有儿科服务设置。儿科医院与包括金山医院在内的9家附属医院共同组建的复旦儿科医联体辐射范围横跨上海9个区,有核定床位1280张,医生500余人,年门急诊人数30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数5万余人次,约占上海全市儿科医疗服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儿科医联体实施双主任及学科主任管理制度,发挥儿科医院学科群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放得下、接得住、搞得定”,即:儿童专科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导到综合医院儿科、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而综合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有能力接收病人,病人质量、安全、双向转诊能得以有效保障。实现老百姓希望的:”把复旦儿科医院开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的儿科医疗服务。
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儿联体取得实质性成效,各成员单位儿科综合服务能级明显提升,优质资源的下沉实现儿科诊疗的优化和持续改进。
2015年妇产科医院和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科开展新技术推广后,转诊病人数明显下降。适宜技术应用,也使得当地儿科常见病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例如,以往仅有少量患儿可就地进行呼吸支持,通过新技术培训和临床指导后,呼吸支持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新生儿危重救治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各医院产科强有力的后备保障。
2015年妇产科医院新生儿转诊至儿科医院人数较2014年下降23.5%,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转诊至儿科医院从2013年的90%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8%。此外,主要医联体下属医院转诊普通病人平均减少500例以上。
从近三年儿科医院就诊人数来看,2013年至2015年门急诊人次数基本持平,但临床服务结构日趋合理:普通内科病人比例逐年下降,专科病人比例上升明显,从而达到分流效果。
下一阶段,儿科医联体将发挥成员单位地域优势,推进儿科医联体纵向发展,通过实施社区儿童医师工作站、专家下社区、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编写《社区全科医师儿科工作手册》、完善专家转诊预约绿色通道,将优质儿科资源辐射到社区医院。
此外,儿联体将逐步实现医联体之间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临床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对双向转诊进行科学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对医技部门如放射、超声、脑电图、心电图、病理在线阅片、报告,加强各类专业人员实时线上培养,进一步促进三级医联网络的信息对接与共享。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