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2-23
原标题: 5598人因审计查出问题被处理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昨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了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透露审计发现的895起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后,已有5598人被依法依纪处理。此外,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报告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安排。他透露,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违规举债的问题,个别地区存在发生局部风险的可能性。
□预算审计
整改促增收节支5794亿
昨天,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做“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透露截至2015年10月底,通过整改促进增收节支5794.94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制定完善规章制度5935项。审计发现的895起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后,已有5598人被依法依纪处理。
>>违规发福利 40部门和单位整改2.5亿
在津补贴方面,对转移、挪用或套取财政资金发放劳务费、职工福利等问题,40个部门和单位采取归还原资金渠道、追回资金、上缴国库以及调整账目等措施整改25365.04万元(占99.95%),处理5人;其余问题正在进一步清理整改。
同时,对违规发放津补贴或奖金、实物等问题,36个部门和单位采取退还资金、停发津补贴以及严格控制工资性经费支出等措施整改6439.03万元(占99.6%),处理17人;其余27.38万元正在逐月扣收,预计12月底前完成。
>>房屋土地补征土地出让收入2262亿
在土地出让收支方面,有关地方补征土地出让收入2262.46亿元(占61.7%);对违规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出借、修建楼堂馆所等的资金,通过归还原资金渠道等方式整改5452.26亿元(占69.8%)。征地拆迁补偿方面,补发少支付的补偿资金15.65亿元(占89.9%),收回被套取或骗取的补偿资金10.12亿元(占95.7%)。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有关地方整改问题金额98.89亿元(占99.8%),制定完善政策文件673个,处理149人。
>>专家观点
本次整改增收节支增4倍
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姜江华介绍,这次整改促进增收节支的增长幅度较大,同比增长约4倍,向纪检监察和司法等有关部门的移送人数也增长了约2倍,促进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增长了近1倍,体现出我国审计力度和整改力度都在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国务院、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四方面的审计责任共同体,也基本成型。
不过姜江华也表示,虽然不少单位的问题整改都已达到九成以上,但确实也发现了一些屡改屡犯的问题。对此他建议,下一步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跟踪督促的力度,推进审计整改落实到位。这需要健全整改的检查跟踪机制,例如建立整改的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并通过及时验收促使其加快整改。
姜江华还提出,目前审计及其整改点名基本还是只涉及单位,后续如果审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司法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能进一步协调配合,还可以考虑将审计查出的问题直接点名至责任人,并考虑在向人大报告的同时,逐步向社会公告。进一步严格问责至个人,对于减少违规问题的出现,无疑是有利的。
□地方债务
一些地方政府仍违规举债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昨天作“国务院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他透露,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90%以上是通过非政府债券方式举借,平均成本在10%左右,地方政府每年需支付较高的利息。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违规举债的问题。据测算,201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务率为86%,风险总体可控。
置换债券全覆盖今年到期债务
张少春介绍,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向地方下达置换债券额度3.2万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当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本金。截至12月11日,各地发行置换债券3.18万亿元,完成下达额度的99%。
今年的置换债券额度实现了对当年到期债务的全覆盖,将被置换的存量债务成本从平均约10%降至3.5%左右,预计将为地方每年节省利息2000亿元。
此外,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000亿元。截至12月11日,各地已发行新增债券5912亿元,完成下达额度的99%。
个别地区存发生局部风险可能
对于存在的问题,财政部称,首先是地方偿债压力较大,风险防范不容忽视。现阶段在财力增长放缓、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的形势下,地方偿债能力下降,一些地区债务规模较大,个别地区存在发生局部风险的可能性。
其次是违规举债、变相举债仍有发生,监管难度较大。一些地方政府仍然违规举债,或为企业举债违规提供担保承诺等;个别金融机构继续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提供支持,并要求政府进行担保。“明股暗债”等变相举债行为时有发生,监管难度较大。
最后是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任务艰巨。融资平台公司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自身“造血”能力较弱,与政府的关系短期内难以厘清,制约了市场化转型的进程等。
>>专家观点
2018年前为偿债高峰期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当日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之前借贷高峰和存量高峰等影响,各地方在目前到2018年这一时段偿债压力较为沉重,属于偿债高峰期。
王雍君提出,随着我国基本确立从投融资平台借贷举债为主的方式,过渡为以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主的模式,过去那种主要靠土地质押、政府担保的借贷方式,基本上被终结。
但是王雍君也提醒有关部门,对于目前一些地方尚存的投融资平台,及其正在建设的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可能反而会凸显出来。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明确过渡政策,以便使这些项目不至于烂尾。
在今后几年的偿债高峰期,王雍君建议有关地方可以采取出售、变现资产,或者用多期在建项目的一、二期收益等方式,来解决偿债难的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个人支出年内降至30%
过去5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年内有望实现降至30%的目标。昨天上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29省份医保可省内异地结算
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医改,至2014年,全国财政5年间在医疗卫生方面累计支出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累计1.2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固在95%以上。2014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
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患者经基本医保支付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已救助身份不明或无支付能力的急重症患者40多万人。29个省份的城镇医疗保险和90%的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结算。
通过深化医改,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5年预计比2010年提高1岁。
同时,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年内有望实现降至30%的目标。
□老年人权益保障
养老金待遇普遍较低
昨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检查中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普遍较低,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尤其是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短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严重不足。报告还就化解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严重不足
本次执法检查发现,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普遍较低,贫困老年人救助水平有待提高,农村五保老年人分散供养和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较低。而基本医疗保障仍存在统筹层次较低、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难、大病报销额度有限和社区卫生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等问题,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解决。
养老机构的布局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城区“一床难求”,郊区农村养老院多有空置的状况;有的地方公办养老院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支持社会力量办民办养老院的政策措施不到位;面向失能、高龄等特困老年人的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短缺。
执法检查还发现,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家庭空巢化加剧,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应有的服务、照料和医疗,一旦生病或失能,生活艰难。
此外,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力度不够。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用地、融资、用人、政府补贴等方面缺乏统一、公正、公平政策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国家规定的养老机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在市场准入、服务标准、定价机制等方面缺乏积极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服务。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