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3-25
今年两会,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提振企业放开手来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热情。作为互联网金融标杆企业,陆金所自去年向外界释放了自己并不满足P2P业务,还要致力于开拓F2F对公业务的信号后,时隔不久,陆金所在其上线两周年记者会上终于正式公布了这项业务。鉴于目前国内尚无P2P公司对公业务的成功案例,陆金所F2F一经发布,便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陆金所的F2F,指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服务,不是外界猜测的Face2Face”,陆金所副总经理楼晓岸的幽默表述拉近了这个全新业务模式与市场的距离,她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不断融合,金融服务将趋于集约化。然而中国银、证、保、信等金融子行业的发展长期相对独立,缺少联通各金融子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缺少跨界的专业化金融资产交易模式。”
为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弥补市场基础设施缺位,陆金所针对中国金融市场中信贷资产、银团贷款、理财产品、票据、信托受益权等多种金融资产缺少交易机制和交易服务、金融资产流动性匮乏、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不足和合作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海外精英团队,为F2F业务提供丰富、及时、前沿的业务创新和合规风险研究支持,以国际化视角研发和推出国内领先的交易品种。
通过楼晓岸的介绍,陆金所F2F三大业务品种逐渐浮出水面,即债权投资和转让交易服务、收受益权转让服务和资金-资产对接业务。其中债权投资和转让交易服务旨在“充分挖掘了金融机构手中的优质债权型融资项目,向市场上的合格投资人推介,并且为投资人创造已投资债权的二级转让市场,实现了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平台的多方共赢”; 收受益权转让服务则针对”“票据资产收益权的交易和管理特征,突出票据业务领域的专业性,结合互联网手段,为参与各方提供安全、快捷、灵活的票据收益权交易服务;而针对信托产品的二级市场,F2F也可为信托产品的投资人提供信托受益权交易服务”;而资金-资产对接业务则是着眼于“有效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资本实力、销售渠道、专业能力、经营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发挥出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正能量”。
在服务模式和产品方面,陆金所依托自己的互联网基因和厚实的市场基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信息服务。客户可以通过LFEX官网、交易系统和线下服务团队,便捷地了解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和维护客户权益,陆金所对信息进行了权限管理和分层控制,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投资类机构会员和项目推介类会员,都会有不同的权限,并且随着交易进程的深入,可通过系统逐步接收要件信息、项目清单乃至项目详细情况等不同层级的信息,客户在必要时,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对公客户经理进一步沟通。
其次是专业配套服务。陆金所从创新业务模式、机构准入、项目准入、信用评级、风控及合规等方面,为交易各方提供专业服务。从线上的金融资产挂牌、投资意向确定、摘牌、投资受让以及登记结算、信息披露、数据分析等环节,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
目前中国对公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里还没有成型、成功的模式。陆金所之所以敢为天下先,在楼晓岸看来,这主要得益于陆金所的三大优势:一是严格的金融合规与风控文化。陆金所工作人员均具备多年银证保信从业经验,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到位,具备很强的信用风险、合规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具备很强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二是互联网技术支持。陆金所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先进的信息互动系统和交易系统,把信贷、理财、信托、证券基金资管、保险等金融细分领域汇集到F2F业务的大集合上。三是丰富的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和多元化的投资人队伍。目前参与陆金所F2F业务的会员涵盖了大中小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机构,数量还在迅速扩大中,这也使得陆金所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差异化的金融资产有效匹配。陆金所F2F业务以客户为导向,针对某一类型的客户,为其提供符合其基本需求的细分的产品系列,不仅盘活金融机构资产,而且为更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实现批量化的乘数效应,而非封闭式业务合作的简单叠加。
2014年,陆金所还会进一步强化风控和项目准入标准、扩大服务对象,推出更多交易产品和服务内容。陆金所创新的脚步从不会停止,楼晓岸表示,陆金所将努力建成国内最活跃的F2F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平台。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