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一次海事巡查中,巡查人员在东风西沙水库附近发现江面上有长江江豚跃动,数量有近10头。江豚被崇明人称为“海江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江中大熊猫”之誉,目前仅剩1000头左右。 说明江豚更愿意跟人类亲近了 崇明的孩子大多听父母讲过颇有传奇色彩的“海江猪”:大堤之外的滚滚江水中,生活着一种和猪差不多大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全身灰白,性格腼腆,很少被人看到,更别说被镜头记录下来。其实“海江猪”就是江豚。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唐文乔告诉记者,长江江豚通常在葛洲坝以东的长江干流中活动,在一些大型湖泊中也有出没,“目前长江干流中有400多头,洞庭湖中有100多头,鄱阳湖中有300多头。”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连续多年对江豚进行考察后发现,在长江口崇明西部东风西沙水域可观测到长江江豚踪影,数量约近30头,这是崇明岛西部水域近年来新发现的江豚种群。此次在崇明海事巡查中发现的江豚,即属于该种群。 “对我们来说,‘发现江豚’和‘看到江豚’‘拍到江豚’有些不同。江豚在水面上跃动,以前只能远远看到一个水花和模糊的身影,这次是我第一次在长江入海口近距离拍到这种动人景象。”崇明籍江豚保护志愿者陈冲说,江豚跃动的“出水点”很难判断,有时远远看到疑似江豚在跃动,船只一凑近,江面就没了动静。“这次能拍到,说明江豚和人类更‘亲近’了,愿意在离船只、离人类稍近处跃出水面。” 这样的变化,崇明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有切身感受。崇明区农委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钱伟兵说,在长江口水域来回巡航,以往很少看到江豚,近两三年来看到的次数越来越多,江豚离船也越来越近,数量在增加。“最近几个月,只要天气晴好时巡逻,基本都能看见长江江豚。” 渔船渔网不见了江豚放下戒心 为何有这样的变化?唐文乔认为,这和崇明岛周边的水质提高、环境改善有关。前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长江流域禁捕重点在入海口,去年夏天,崇明在渔民自愿基础上对全域179条长江捕捞渔船进行拆解。崇明区渔政管理检查站去年联合多部门采取行动,立案查处各类非法捕捞案件58起。“渔船、渔网不见了,江水中可畅行无阻,江豚才会放下戒心、游得欢畅。江豚一般是两三头一起小范围活动,在捕鱼时才会抱团合作。能同时看到近10头江豚在跃动,说明它们愿意在人类目力所及范围内放心‘打猎’了。” 陈冲说,长江江豚在长江口频繁出现,说明水域环境保护取得了成效。记者了解到,崇明海事局近来不断提升辖区水域应急防污染能力,去年在原有12家码头的基础上新增3家码头加入应急联防机制,在原有4家清污单位的基础上新增2家清污单位,还对多艘船舶非法过驳货油行为进行处罚。截至2018年底,崇明19.2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目标已完成,新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指标全部达到一级A。“很高兴看到江豚‘光顾’崇明,我们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留住‘江中大熊猫’。”崇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实施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抢救性保护行动。”唐文乔建议,可在长江入海口辟出一片水域作为长江江豚的保护基地。“很欣慰,现在关心、爱护长江江豚的人越来越多了,希望江豚数量有所增加、活动区域变得更大。”(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