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分类收运系统不成熟,导致部分垃圾混装混运;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一些垃圾分类后没有出路,是上海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过程中的两大“痛点”。 上海正逐一击破。昨天,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上海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最新进展:上海力争2019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全覆盖,并于2020年全面达标。 中端:杜绝混装混运 “我分好了,可短驳车、垃圾车又混在一起了!”许多市民将小区垃圾混装混运视为最打击他们分类积极性的“罪魁祸首”。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从规范收运车辆入手。截至11月底,上海已规范配置湿垃圾收运车650辆、干垃圾收运车3000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5辆,全部实行指定种类垃圾的专车专运。 这一做法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最近我们对垃圾收运车进行了精细化调整,干垃圾车少了200辆,湿垃圾车多了200辆。”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从不同种类垃圾收运车数量的加减,可见混进干垃圾里的湿垃圾正变得越来越少,逐渐从源头被分类出来,使得专门收运湿垃圾的车辆需要相应增加,这说明专车专运对市民分类产生了激励。 末端:补足处置能力 源头分出来了,中端也专类专收专运了,可如果末端处置的能力“跑不赢”前端的产量,不能完全分类处置,岂不可惜?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相比生活垃圾的收运中端,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的进度仍相对滞后,各类生活垃圾中,湿垃圾面临的挑战较大:一方面因为目前湿垃圾的集中处置较难,存在市区处置能力紧张而部分郊区处置能力有富余,且彼此之间受制于邻避效应、成本等原因而不能周转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湿垃圾处置后得到的产品,出路还很狭窄。 为此,上海正全力以赴。市绿化市容局透露,据不完全测算,上海用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投资大约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投资就是聚焦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 根据计划,上海今年年内将计划新、扩建5座湿垃圾处理设施,另有3座设施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的7座干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1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此外,上海还计划建设1座设计能力5000吨/日的综合填埋场,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后各类无法利用残渣的处理需求。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上海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日处置能力已基本能够匹配源头每天的产生量。”唐家富表示,目前上海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在2.6万吨至2.7万吨左右,其中约4400多吨为湿垃圾,2.3万多吨为干垃圾,但未来各类生活垃圾的变量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末端处置能力还要与时俱进。根据相对科学的测算,上海要在“十三五”末形成7000吨/日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力争2021年前后形成2.8万吨/日以上的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 源头:创新动员方式 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中端和末端正全力追赶,源头也不甘示弱,正着力解决分类规则不清、社会动员力度不够等问题。 截至目前,上海已规范化改造97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更新和改造的目的,是让这些收集垃圾的载体也能发挥宣传和引导分类的作用。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还透露,上海家用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的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发布,部分生产厂商和零售商已开始执行,很快,市面上就将出现标准化的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为促进居民和单位分类添砖加瓦。 在社会动员方面,上海党政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将社区的居委、物业、业委组织起来,并结合社区条件,对部分高层楼宇物业管理区域,采用楼层设桶等因地制宜的模式,实现了一批批垃圾分类达标和示范居住区。(解放日报记者 陈玺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