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量身订造的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VLOC)“明远”号在上海命名交付,成为中国造船业从“造大船”到“智能化”转型的一个新起点。 “造大船”,是近年来国内造船业发展的明显趋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国际航运业持续低迷,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成为全球航运企业的共识。相比之下,大型船舶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更佳,国内造船业屡屡刷新“全球最大”纪录。以此次交付的矿砂船为例,过去30万吨级已是“庞然大物”,今年国内多地下水数艘40万吨级大船,50万吨级的矿砂船也已经投入开发。 此次在上海交付的“明远”号,仅以体量而言并非独一无二,但它却在智能化水平上取得世界领先优势。“明远号”的世界领先并非自己定义,而是按照世界标准研制,并获得国际权威认可。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大力推动实施“E-航海”战略,韩国、日本、欧洲等企业纷纷提出智能船舶概念,推出相关产品并实现接单,且制定相关标准。智能船舶研究已经成为全球造船业的“必争之地”。 2016年,中国“智能船舶1.0专项”开始实施。在中船集团牵头下,我国船舶行业顶级总体院所、智能系统研制单位、造船集团、高等院校等,合力开展智能船舶研究,这里面有造船能力最强的企业,有船舶研发设计的专业团队,也有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新锐企业。一年多的研制、建造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团队汇聚上海,共同打造这艘40万吨大船的“智慧大脑”。除了群英荟萃的国内团队外,海外船级社专家们也始终在调试现场出谋划策、指导作业,和中方团队一起推动智能超大矿砂船的问世。 最终,顺利交付的“明远号”完全符合智能船舶的世界标准,成为全球第一艘同时获得CCS船级社(中国船级社)i-ship和DNV GL船级社(挪威船级社)Smart Ship船级符号的智能船舶,也是DNV GL船级社认证的第一艘智能船舶。 挪威船级社监造负责人表示,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船舶工业在智能船舶领域的竞争力,“中国设备生产厂家正从提供较低端产品扩展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立项变成现实,充分体现出中国船企卓越的协调总包能力。” 中国船级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智能船舶虽然仅是“智能船舶1.0”的示范应用,但其设计、建造、配套系统、信息集成等都处于较高水平。该船舶的建成,不仅可以加速中国自主编写的智能船舶规范走向国际,还有可能推动整个船舶市场甚至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变革。 船舶行业专家认为,智能船舶属于新生事物,目前虽难言可以取代传统船舶,但必将是未来船舶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出现可能改变未来航运业的业态,其研发建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船舶工业带来变革。 未来10—20年是船舶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船舶的发展方向、船型变化以及船员能力要求的变化都将逐渐清晰,我国船舶工业应掌握其中特点,大力开展相关研发,在智能船舶领域抢占先机。(解放日报记者 徐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