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 -> 设计革命,制造之魂

设计革命,制造之魂

   日期:2013-12-30

  “在一个竞争性增长的世界里,工业化国家进入几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同一类产品的阶段,设计便成为了决定的因素。”英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史密斯曾这样论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指出,国内经济当前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对此,中央提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如何加快创新?工业设计在其中势必扮演重要的角色。作为市场需求和生产制造之间的“翻译器”,工业设计一方面将市场需求翻译给研发人员,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将研发的成果翻译给制造商,将其变得更加适合生产,培育出独特的品牌基因。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制造之美,最终将取决于设计产业的水平。   近日,由南方周末、中国制造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的“中国制造之美”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这个专为中小企业的各类产品而设的评选活动,从工业设计出发,发掘“中国制造”的新价值、新亮点,促进中小企业升级转型。   工业设计带来的“奇迹”   折不断的尺子、电动的削笔器……宁波得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得力集团”)正以每天研发一个新品的速度,引领着文具行业的发展潮流。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订单下滑、生产萎缩已成为一种常态。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文具制造商,得力集团不降反升,其主营收入在过去5年却实现近3倍增长,并连续3年蝉联“中国文教用品行业十强”第一名。   得力集团之所以可以成功“突围”,主要得益于其对设计创新的高度重视。大约十年前,该集团就同上海博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立紧密战略合作,成立“得力集团(上海)工业设计研究所”,全面负责集团的新产品开发设计。   十年下来,得力集团已形成了创新设计至上的氛围,目前拥有80余人的一流研发团队,每年投入销售额的8%用于研发,并在韩国成立专攻颜色、图案等外观设计的研发中心。   新博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展说,得力集团的设计理念是将“合适”的产品卖到“合适”的地区,卖给“合适”的人。有了设计的支撑,“Made in China”不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   凭借过硬的品质,得力集团的产品在南美、东南亚、中亚和非洲市场已站稳脚跟,数据显示,近5年来,公司出口额以每年1.2倍速度递增。   无独有偶,位于东莞松山湖新成立的易步科技也凭借优秀的产品设计迅速崛起为行业的领跑者。   作为一家以机器人、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易步科技所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一个研究团队,从2007年开始研发一款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并在2010年9月建立智能环保代步机器人的整体设计和研发体系。   历经4年试验之后,易步机器人于2011年6月开始实现批量生产。这款世界上最小的两轮自平衡车,仅重16.5kg,续航20公里,最高时速15公里每小时,为消费者的出行、休闲与运动提供了一种全新体验的工具。尽管是新品上市,该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就行销海内外。而这款产品也成功获得评委亲睐,赢得2013中国制造之美大奖。   据该公司国内营销大区总监张亚锋介绍,易步机器人已经在国内60多个城市建立销售代理渠道,销售近5000台;同时通过中国制造网等平台,面向全球市场推广,目前产品在全球40多个国家发售,销量达6000多台,销售额超过亿元,投资者在产品上市当年就实现盈利。据中国制造网(www.made-in-china.com)的“交通运输—电动车及部件”行业类目的数据显示,该产品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获得了非常高的买家关注度。   目前,易步机器人已经在深圳南山建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超过40人,其中拥有设计师20多人,将技术研发和设计融为一体。公司正计划到欧洲开设工厂,以满足国外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行为到国家战略   巧合的是,得力集团、易步科技也是“中国制造之美”评选主办方中国制造网的会员企业,得力集团和易步科技只是数以万计“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其对设计创新的重视恰好折射了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化的进程。   众所周知,当下“中国制造”的体系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建立的。1978年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中国,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承担其中的加工组装环节,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代工制造平台,造就了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回顾过去30多年,从外部看,世界经济虽有波折,但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世界贸易组织今年7月发布的《2013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过去30年,全球商品和商业服务贸易以每年近7%的速度增长,并在2011年分别达到18万亿和4万亿美元。从内部看,中国作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则顺利实现经济起飞,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短缺经济”的痼疾,极大地释放了市场的需求。   在卖方市场的大背景下,生产几乎不愁销路,洗脚上田的中国农民他们几乎不需要什么创新,技术、资金、设备全是依赖进口,自己只依靠当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新时期的企业家,很难谈得上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再往前看,中国建国初期建立的工业体系,主要是照搬前苏联模式,工业设计研究领域基本是“空白”。对此,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院教授柳冠中曾多次讲过,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是引进海外的生产线,对产品的原理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制造一直只有“造”,而没有“制”。   如果世界经济这样持续下去,中国制造或许没有太多问题。但过去十年,尤其以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作为“分水岭”,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重构期。当生产过剩时代全面到来时,依靠生产规模取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全球价值链上,谁掌握了技术、设计、渠道、品牌等战略环节,谁才能产业链上的“王者”。这也是“中国制造”转型面临的共同课题。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表明,工业设计是提升改造制造的“利器”。而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家电产业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随着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创新的难度和继承度也在提高,工业设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家电行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助理、设计总监兰翠芹曾撰文指出,作为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龙头行业,目前中大多数家电企业都有从事工业设计的部门和专业人员,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统计显示,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规模大的品牌家电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就高,反之则投入小。   于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工业设计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中国的大地上。根据兰翠芹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工业设计机构(含企业内设计部门)已超过6000家,其中专业工业设计企业2000多家。中国家电行业工业设计从业人员约3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亿人民币,一般企业对工业设计的投入平均占到研发费用的30%。   与此同时,工业设计开始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就被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两份重要文件,都具体强调了要发展工业设计。随后,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深圳等20多个省、市和地级市都制定了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2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一行来到来到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当听到该城在短短数年内汇聚了800名设计师时,他对未来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下次再来的时候,这里能有8000名设计师。”   历经30多年积累的工业设计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春天。   产业化浪潮方兴未艾   工业设计的产业化正在逐步被推进。   从2003年江苏无锡启动建设国内第一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主题园区算起,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化进程已经持续了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设计朝着集成整合创新的目标迈进,并衍生出丰富的产业链条。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前身是蠡园经济开发区。这个建于1992年的省级开发区一开始也是从制造业起步,后来依托无锡轻工大学的资源,建立了工业设计主题园区。目前该园区有二三十家纯工业设计公司,并整合了大量技术研发环节,形成从研发到设计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广东,尽管工业设计产业化只有短短四五年时间,仅靠单一的设计服务已经难以维系。作为工业设计产业“高地”,广东工业设计城目前入驻设计企业和机构已超100家,设计师人数超过1000名。大量设计机构的集聚,一方面丰富了设计城的服务内容,另一方面也激化了产业内部的竞争,部分设计企业为争抢订单,甚至出现“价格战”现象。六维设计总经理廖志文说,如果仅仅依靠拼价格来做服务,要实现盈利已经很难。   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继民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以国内市场销售的电饭煲为例,该产品多达数千种,在功能上没有太多区别,仅靠外观设计很难给企业带来新的价值,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将让设计产业陷入“恶性循环”,制造业老板无法通过设计来提升盈利能力,最终危及设计产业的发展。因此,工业设计服务必须从外观设计走向技术设计。为此,该城先后引入瑞典NCS色彩机构、德国esignaffair设计等多个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设计提供丰富和专业的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广东省还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在佛山市南海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2010年11月,培训学院建成开学,确立了工业设计“人才培训、评价认证、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五大功能,投入1.3亿元,配备了13个实验实训室和1个生产工场,同时将建设科技资讯中心、 电子图书馆、MC新材料图书馆等,确保学员掌握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系统的工业设计设备、材料、软件和科技资讯。“培养国际一流的工业设计人才,迫在眉睫。”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汤重熹说。   “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工业设计必须超前引领市场需求。”柳冠中说,当大数据时代来临之时,如何运用设计把冷冰冰的数据洪流转化为市场机会?这是工业设计在2013年的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往,到每年年底,制造业才会研究第二年要生产什么,如果简单依靠过去的统计方式,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过去式”的,今年什么好卖,明年可能就继续生产什么,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有一个调查显示,如果国内的小家电、手机全部停产,当下的库存量足够让国人使用两三年。   柳冠中说,中国未来5到10年需要生产什么产品。为此,工业设计产业必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针对市场发展的中长期趋势进行一个基础的研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决胜未来。(文/张和鸿,田明超、蒋佳颖对本文亦有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