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说明书成为 “舞台”的主角。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春华秋实——改革开放40年上海舞台艺术说明书展昨天起亮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166份说明书、66件实物、两组实景舞台陈列于此,涵盖戏曲、曲艺、话剧、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种类,方寸之间唤起观众对上海文艺舞台的时代记忆。 展厅犹如一个行进中的虚拟舞台。现场共展出来自28家文艺单位的100个获奖优秀作品和8家民营院团的代表作。如“薪火接力”话经典的京剧《曹操与杨修》,由上海京剧院创排于1988年,主演尚长荣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曹操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剧常演常新,近期更是被拍摄成3D戏曲电影在上海电影节首映。展览中特别展出了较早期的1988年12月版在天津演出的说明书,1989年9月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时的说明书,1995年版、2000年版的说明书,以及2017年青春传承版《曹操与杨修》说明书。话剧《于无声处》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现场呈现了首演版以及各剧团演出版说明书。 对于舞蹈表演艺术家黄豆豆而言,最特殊的要属上海歌舞团舞剧 《闪闪的红星》的说明书,这一份薄薄的册页凝聚着他对舞蹈的热爱。“30多年前,10岁的我在浙江老家一个半山腰的剧院中首次看到上海歌舞团的表演,舞蹈艺术的魅力一下子击中了我。”这位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回忆,“两年后,我考进上海舞蹈学校;6年后,18岁的我加入上海歌舞团,而后接到的第一个创作任务,就是新版舞剧《闪闪的红星》的创排。”展厅里,黄豆豆与以前的自己“相遇”了。 滑稽戏表演艺术家童双春拄着拐杖,在滑稽戏《出色的答案》的说明书前站住了。这部滑稽戏由上海曲艺剧团创作演出,是改革开放后滑稽戏领域的第一个大戏。“在国家30周年国庆时,我还带着剧组去北京演出。”童双春说,改革开放40年,是滑稽戏这个剧种最辉煌的年代,“一大批好的剧目、好的演员、好的舞台艺术都出现了”。 “上海是舞台艺术种类非常丰富的城市,而说明书则以市民最熟悉的方式,展现了上海舞台艺术的繁荣。”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馆长夏萍说,一个有生命力的舞台作品,其说明书通常非常有特色,“希望观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上海舞台艺术,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除了说明书,现场还展出了上海清末民初的新舞台、丹桂茶园和大观园的老戏单,还原了京剧《曹操与杨修》和越剧《红楼梦》的舞台实景,并配以戏曲服饰、道具实物、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览将持续至11月6日。(解放日报记者 张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