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路的修建、绿化、保洁,都要市级政府去承担,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并不稀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日益加强,建设管理的权力几乎集中在市级管理部门,区县很少拥有实际的事权、人权、财权。 当时的上海,面临住房、交通和环境三大突出矛盾。市民生活里遇到的“吃喝拉撒”问题,区县看得见、管不着,而市里“远水救不了近火”,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样的工作效率制约了城市发展。于是,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动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1984年,上海批转《关于调整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市、区分工的意见》,1985年又批转《关于市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市建委和相关管理局下放了住宅规划、房产、市政、环卫、园林管理等部分事权。1988年后,又下放了规划、土地、环保和城市综合开发等部分事权,而且明确了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在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形成城市分级管理构架的雏形。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建委再次下放权限,形成建设领域 “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架构。比如,在规划管理方面,区县负责地区和路段的详细规划编制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区县负责3000万元以下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土地管理方面,区县审批办理辖区内一定量土地划拨、征用、使用和县域范围集体土地征用、国有土地划拨。 随着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一部分管理职能又从市、区县政府分出来。1996年,上海进一步下放规划、市政设施管理事权,筹建街道综合执法队伍,促进建立了中心城区“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郊区“市、区、乡(镇)”“三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 市级管理部门下放事权后,区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参与到市政建设、旧区改造当中,其中还创下多个“首次”。棚户区“斜三基地”就是在市政府的决策支持下,由原卢湾区推动落实了资金和动迁,成为全市旧区改造中的第一块土地批租项目。上海还顺利推进建设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市政工程,包括第一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对上海的城市管理转变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借助举办世博会的契机,上海从“以建设为主”转向“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探索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市、区、街道三级城管综合执法。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又坚持“管理为重”,推动城市管理力量下沉、重心下移,进一步提升特大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今年,上海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和突破口,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升级建设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解放日报记者 戚颖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