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上海新闻网,上海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
热门TAG标签:

上海老公房这座“红楼梯”拿下全球设计大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26
摘要:上海老公房这座“红楼梯”拿下全球设计大奖

  这座“红楼梯”,让上海的老公房“火”了。

  日前,美国体验环境图形协会颁布2018年全球设计奖,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提交的作品“红楼梯”(The Red Stairs),从来自世界各地的338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两项大奖。这座“红楼梯”位于上海杨浦区鞍山新村一座普通居民楼内。

  从去年底开始,“邻里楼道空间再设计”计划在四平路街道17个楼组展开,大学生们挨家挨户走进居民家中,与居民共同设计和改造楼道。而这只是同济大学与杨浦四平路街道合作创建“未来生活社区”的一个缩影。

  老公房 新视觉

  用“关怀”激活被遗忘的社区空间

  鞍山三村26号,是一幢建于1958年的居民楼,共有五层,住着20户人家。从外面看,和普通的居民楼无异。推开楼道大门,视线马上就会被那座 “红楼梯”吸引。这是深红色的木质楼梯,在一楼转角盘旋而上。楼梯入口处一户人家的门外挂着一幅绣着回纹的红布,与楼梯相互搭配。

  改造从老公房“通病”开始

  “这种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老房子,楼梯本来就是红色的,这也给了设计师灵感。”负责指导设计团队的同济大学老师倪旻卿说,为了配合这种色系,26号楼运用中国传统纹样为主要视觉元素。

  拾级而上,楼号和门牌号用纹样勾勒而出。一层是回纹,寓意着“安全回归,福寿深远绵长”,二楼是步步锦纹,代表“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三楼是盘长纹,四、五楼分别是风车纹和冰裂纹,不同纹路的墙面设计透露出浓浓的传统气息。“这是复古中国风。”对于这些纹路,楼内的老居民早已熟悉,他们给自己的楼组起了个吉祥的名字“祥和楼”。

  过去,老房子没有引楼标识,是居民提得最多的问题。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楼组长钱子坤说:“经常不知道自己上到几层,快递也不知道往哪里送。”老楼以前是厨卫合用的,2006年厨卫分开,但厨房和卫生间在家门口对面,要出门走过一条过道才能进去。“老房子的门牌号不是按照‘几零几’编号的,而是用累计的‘几室’来标注,一幢楼里每户人家住在几室没规律可循。”这些都是老公房的“通病”。

  基于楼层导示不明,设计团队对应每层楼的物理界面赋予回纹、步步锦纹等环境图形,不但能明确楼层标示,更能营造祥和美好的邻里空间。“门厅、过道、墙面和楼梯是通行空间,更是串起整栋楼宇的公共生活展厅和邻里交往场所。”设计团队以红楼梯为切入点,为楼道制作了一整套引导标示系统,并用不同的植物对门厅进行装扮,使楼道成为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

  正是这套基于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导视系统,让“红楼梯”获得全美图形设计行业最重要奖项的青睐。“‘红楼梯’的设计,用一个简单、经济但充满关怀的方式激活一个被遗忘的社区空间,改善了人们的日常体验,促进了社区参与,激发了社区活力。”这是2018全球设计奖评委会在颁奖典礼上对该设计的评价。

  改造虽然是表面上的,但真正的改变却是内在的。楼道是大家参与设计的,平时维护也很自觉,居民生活在这里更有自豪感和幸福感。在采访中,一位阿姨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家里坐坐,她说,“虽然我就一间房,但我生活在这里很温馨,每天推开房门看到一片中国红,心情就很好。”

  设计本身是一个交心的过程

  在26号楼一层门厅处,有一个楼组公示栏,过去这里是杂乱无章的张贴板,如今变成一幅可自由拼图的磁铁布告栏。居民可随意用上面的祥纹磁铁“拗”造型或张贴照片,一张张照片展现了“红楼梯”设计前后全过程。

  “这张照片就是在我家拍的,当时大学生们把设计方案拿过来给居民讲解,我们还提出很多意见。”钱子坤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在楼里,每当说起“红楼梯”设计经过,居民们跟记者提得最多的就是“那三个小姑娘”。

  去年底,高茜莹、吕欣和郭佳这三位还在上大二的学生走进26号楼,挨家挨户听取居民意见,对楼道公共空间的使用状态、居民生活方式进行调研。设计方案从挖掘楼道公共空间的问题出发,探寻弥合或修补问题的可能性。

  同一时间,“邻里楼道空间再设计”计划在四平路街道17个楼组展开,同济2016级环境设计本科生及2015级研究生们分组走进四平社区各楼组进行设计。倪旻卿所带的班级共32人,每三个人组成一组。“这批学生都是大二刚分专业方向,对环境图形设计没有经验,更多的灵感来自与居民的沟通。”

  同济新村578号的居民以同济退休老教师为主,于是设计小组以“书”为主题,将每家每户的门设计成可翻开的书——门框做成书页,门就是翻开的另一页。学生们让每户居民自己选一句他们最喜欢诗词或名句,放在“书”里。楼里一位奶奶的老伴刚去世,她拿不定主意,迟迟没做选择。学生们不急于完成设计,一有空就上门跟她聊天。他们发现奶奶喜欢听越剧,家里收养了很多流浪猫,还喜欢到同济大学校园看一尊雕像。后来,奶奶对孩子们敞开心扉,她说,雕像下面的文字是她老伴写的……在真诚的交流中,学生们完成楼道改造,奶奶也走出了丧夫之痛。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倪旻卿说,在楼道改造计划中,他们发现很多老人很孤单,孩子们的走访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慰藉。每次学生上门,老居民都会热情招呼:“你们又来啦!”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孙辈一样。

  老社区 新地标

  社区“72变”,老社区里建未来生活创意实验室

  社区空间微更新,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一种城市更新模式。四平社区与同济大学创意学院合作的“四平创生计划”,是近年来上海社区更新的典型案例。2015年,第一季创生行动给社区带来“72变”;2016年,创生行动又在四平的街角与邻里之间创造惊喜;2017年第三季创生行动,更关注结合公共艺术和大众参与,探索出老旧社区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从楼组内部到城市街角,从一个小区广场到一条老旧弄堂,如今,社区更新的脚步更延伸到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

  全新空间有各种可能性

  沿着阜新路一直走,经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来到阜新菜市场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弄堂,四平路1028弄就隐匿在闹市的烟火气中。这条长200米、宽7米的弄堂过去是两个老旧小区的商业服务一条街,被五金店、小餐馆和棋牌室占据。

  今年以来,居民们发现弄堂里的“阿婆小菜”“阿娇家政”等小店陆续撤离,1028弄39号一座小红楼厂房被改造成联合实验室——外墙延续了老厂房清水红砖墙面,落地大玻璃门加黑钢结构显得科幻感十足,一个巨型的“NICE 2035”黑体字雕塑招牌立在门前地上。每天,大卡车搭载一个个黑色大箱子,装满各种新奇设备一车车运来。居民们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变化,纷纷议论着这个全新空间的各种可能性。

  “在老社区里建未来实验室,正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才有了这个项目。”N-ICE2035项目发起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这些都不是普通的科学实验室,而是以“设计”为主题、涵盖未来生活的材料、食物、办公、家具、装饰品等各个领域的创意实验室。社区居民不仅可以了解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在做些什么,还可以与科学家、艺术家共同参与创新实践。周六14时,Fablab实验室如约迎来一群社区居民。透过实验室沿街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孩子们正围坐在一个大实验台前,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摆弄手中的零件制作机器人。

  社区大众成为创新源头

  同济大学与MIT联合在四平社区创立的Fablab,是中国第一家得到MIT认证的实验室,由来自MIT的教师团队授课,面向社区里的学生和居民开设机器人、电子编程、电子绘画和游戏设计、3D打印、建模等五门课程。“课程固定在每周六和周日下午对社区居民开放,5个课程滚动进行,每次换一个主题,不怕新进来孩子会跟不上进度。”同济大学Fablab实验室负责人黄银宝说,来这里上课的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零基础的小学生,来这里上两节课就可以亲手制作一个机器人。

  看着孩子独立制造出一台机器人,全家人都十分兴奋地趴在地上看机器人运动;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在实验室里跟机器人玩得哈哈大笑……这样的情景在Fablab已习以为常。在实验室的吸引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这个公共的活力空间。

  引进实验室的同时,整个街区也焕然一新。围绕未来生活原型街,同济大学牵头改造1028弄街区,在保留原有绿化面积,增加绿化区域公共座椅,适应社区居民老龄化,满足社区沟通的需求;开发街区墙面的多种应用方式,为儿童增加攀岩、涂鸦等多种游戏场所;根据现有生活场景,增设一些公共阅读箱、集中晾晒区等生活节点……充满设计感的改造激发了社区活力,创意从实验室向社区内部延伸。

  机器人、3D打印、轻奢品、新材料、声音、食物、感知机械臂、新办公场景……每个实验室都代表一种未来生活的形态,把看似高大上的创新工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给居民。对于实验室来说,这些日趋成熟的品牌和项目落在这里,面对社区大众进行普及和传达,更有助于它们将来走上市场。社区本是这些项目的“需求端”,如今成为创新源头,将带动一种基于社区的“设计驱动”新经济。下一步,原型街将要突破周边社区的圈层,辐射到外区乃至外来游客,老社区也能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老楼道 新名字

  17个楼道,17种“打开方式”

  通过前后三个月的调研、联合工作坊、设计及实施,学生们的创意让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工人新村焕发新的光彩。17个楼道,每个楼道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散发出不同韵味。

  走进这些楼里,就能大体知道生活在此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爱好。控江路2026弄26号的“时食楼”以二十四节气串联起对应日常生活的养生贴士,楼道内标示顺应大自然四季变化的节奏和身体的节律,让居民的饮食起居与楼道的行走体验相结合。

  楼组的命名非常有讲究。鞍山一村123号楼组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哆唻咪楼”,因其特殊的门牌号而得名。以音乐为纽带,在每家门口设计琴弦形状的导示图形,设置小型声音装置,丰富楼道中行走的感观体验。门牌,不仅是每家每户的导示,还是一个可以弹奏的迷你乐器。每户一段乐谱,取自苏格兰民谣《友谊地久天长》中的一小节,整个楼组串联起来,组成完整乐章,让这份友谊和楼道紧密相连。

  “34”在沪语里和“山水”谐音,鞍山五村34号楼组的居民把自己的楼道命名为“山水楼”。山水汇聚,是为团圆,为体现“团圆”的主题,设计小组转译圆形为主要视觉图形,在楼道空间中错落排布,结合色彩和材质的变化,对楼层导示、门牌号及公告栏进行重新设计,居民也积极参与创作,在最终的图形设计中就有不少是出自楼内小朋友之手。

  这些楼里,有许多设计是由居民和设计师共同制作的。比如鞍山六村129号的“结心楼”以绳线为设计语言,这些编织的门牌号,都是居民和设计师一起亲手编织的。

  有的楼组玩起视觉游戏。锦西路63弄3号楼,听起来就像“三好楼”。用楼梯扶手栅格来做文章,通过环境图形和色彩介入巧妙形成楼层数字,为本无楼层导示的楼道增添趣味视觉互动。鞍山六村为上世纪60年代所建造的老式小区,楼道昏暗且压抑,设计师以小区的建筑抽象图案作为图形载体,结合明快色调,对整个楼组的墙面、楼梯、信箱及楼层门牌导视进行系统化更新。密云路444号6号楼将几何元素重构于老旧的墙面上,使这一楼组重新焕发光彩。(解放日报记者 黄尖尖)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