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6日电 题:国人“宅”度黄金周 作者 王笈
10月7日,“十一”黄金周长假进入尾声,外出游玩或探亲的旅客开始陆续返程,福州火车站迎来国庆节返程高峰。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手机端收看国内博物馆联动直播,网页上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90后”王小敏的国庆黄金周有些“特别”,以往逢年过节都要满世界奔跑的他,这次却意外选择了“宅”,“出去玩大概率要碰上堵车、人挤人,平时工作又累,倒不如待在家里放松一下。” 虽“宅”在家中,却也能旅游。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观看网络直播、戴上VR眼镜等方式体验旅游。国内部分景点还尝试推出了“线上游览”,国人只需打开网页、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一次“宅”游。 在王小敏看来,“宅”游与出行游各有千秋。“‘宅’游比较轻松,时间弹性、选择余地更大;但要论获得感的话,出行游更胜一筹。” 对于“资深宅”而言,盼望已久的国庆“黄金周”无疑是一场“狂欢”。哔哩哔哩弹幕网上,网友们在不少动漫视频中刷起了满满的弹幕“国庆快乐”,颇有节假日氛围;一些热门视频上传未过一日,播放量即突破了几十万次,评论区数百页的留言记录亦显现出了不同于平日的热闹。 “扫”新番、“刷”小说、“肝”游戏、“晒”手办,属“资深宅”在“黄金周”的“规定动作”。“游戏宅”Ivan告诉中新社记者,国庆限定活动和限定道具的推出,加之玩家在节假日的游戏时间明显上升,许多手游在国庆“黄金周”的“吸金”能力骤增,“‘宅男宅女’一般都肯花钱,比起身体舒适,更注重内心的满足感,愿意为自己的精神满足买单。” 漫游互联网玩玩玩,网购外卖买买买……国人“宅”度黄金周的同时,“宅”文化正悄然漫延至移动直播、短视频、兴趣社交等更多领域。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邵燕君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宅”度黄金周现象,与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人们的出行,是通过物理空间的移动,获得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时空体验,增长见闻。然而,网络文化消费产品的增多、网络空间身临其境式虚拟体验的增强,使原本需要人们通过物理方式实现的假日游玩或聚会,它们的一些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变得可以替代。” 与此同时,社交方式从血缘、地缘向“趣缘”(因兴趣爱好相同而结成人际关系)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人倾向于在‘二次元’的各种社交群体或平台上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部分社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过去,血缘、地缘的社交方式可能会导致人们走出门;但是今天,人们的社交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虚拟的‘趣缘’空间与好友相聚。”邵燕君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