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东方美学视野下《女神•西王母》的人物形象设计

   日期:2014-08-27

    歌舞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它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方式,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按照戏剧形式展开。歌舞剧的剧情发展和结构设置,不仅为了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歌、舞等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心理,使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唤起观众的审美共鸣。

    歌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人物外在形式和内在性格两个方面。人物外在形式包括发型、化妆、服饰及配饰等;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包括演员的气质、唱腔、唱词、对白、舞蹈、举止,以及与主体相关的各种关系呈现等。根据形象沟通的“55387”定律:决定一个人物的第一印象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38%体现在肢体语言和语气,而谈话内容只占到7%。可见外表服饰和肢体语言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跨界时尚歌舞剧《女神•西王母》作为一部多元融合现代歌舞剧,其编舞、人物服装的设计具有其独特魅力。

    一、身心灵的舞蹈创作

    《女神•西王母》所讲述的是在古代泾、渭河中上游地带,阴神为统治世界而发动战争。他唯一的对手是虎族部落刚出生的圣婴,未来世界的拯救者——西王母。就在阴神企图杀害西王母时,阳神出现,将西王母救往回山(今甘肃泾川)。西王母在阳神哺育下长大,她“派使授符”协助炎黄二帝涿鹿凯旋、定鼎中原,缔结安定天下的盟约,降服黑龙,解放虎族,被拥戴为西戎国女王。然而,阴神不甘失败,蛊惑周王穆天子姬满讨伐昆仑山西王母。姬满御驾亲征,却发现西王母并非魔女而是为黎民百姓所拥戴敬仰的女神。他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西王母献出西域地图,希望在穆天子治理下实现“安定天下”的大梦,而自己去往玉山,在那里为人类守候光明与和平。姬满因西王母的美貌、智慧、信念和勇气而爱上了她。他们诗歌相和,难舍难分。



    整部剧故事曲折、委婉动人,但其有别于过去传统历史题材剧的大场面、大制作,众多人物、道具等对编舞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做到简洁又要给人大气、富有意境和艺术的感染力。

    此次应邀担任《女神•西王母》编舞的台湾著名舞蹈艺术家林秀伟老师,其独特的舞蹈风格被誉为“身心灵舞蹈”。这种舞蹈风格是透过肢体探索生命,以独特的东方哲思和新世纪精神融入自然原始的生命,触及心灵与内在的感官悸动。相对于古典芭蕾注重技巧与形式而言,林秀伟老师的“身心灵舞蹈”更加关注舞者的真实情感和自由表达,让舞者的肢体充满着一种写意和冥思的精神。《女神•西王母》在编舞方面采用这种不需要庞大阵容就可以完成的“身心灵舞蹈”,在这看似简洁的舞蹈动作背后却蕴藏着编舞者对于舞蹈意境的控制和细节的把握。

    《女神•西王母》编舞过程中,林秀伟老师将东方的美学思想贯穿在整部剧中,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诗词和绘画的意境。此剧结合众多传统戏剧中凝神亮相的动作,使观众瞬间凝神屏息。同时融入日本舞蹈中的缓慢和凝重,从而突破了西方传统歌舞剧中舞蹈动作中一连串的流畅和饱满,使观众在观赏剧情的同时感觉到一种虚与实的变化,在各种间隔中感受人物内心的缓和、凝重和急促。在女主人公西王母形象塑造上,林秀伟老师深入分析了西王母从女孩到少女,从少女到虎女,从虎女到女神的蜕变过程中人物性格的变化,通过对不同时期西王母舞蹈创编,展现出西王母女孩时的天真、少女时的清纯、虎女时的野性、女神时的博爱。随着舞蹈动作的不断变化,女神西王母的形象、灵魂、精神和境界,也在观众的内心深处步步升华。

    由于《女神•西王母》的定位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所以在编舞方面林秀伟老师将街舞、踢踏等现代舞蹈元素融入到她的舞蹈中,这种多元的结合也不免引起人物性格的多变,这也是《女神•西王母》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一种全新尝试。

    二、大东方概念下的服装设计

    舞台剧的人物服装设计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成衣设计,设计师要根据导演所给出的人物设定,对所要塑造的人物年龄、身份、经历、生活的环境、日常习俗进行系统分析,把一个个抽象概念变为具体的现实。与其说舞台剧的人物服装设计是对人物着装的设计,不如说是对人物整体状态的设计。这些服装不只是给观众提供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离寄思想性格的躯壳,它更透露的是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情感和由情感所系连的某种思想倾向。好的服装设计师,对这种人物整体呈现的状态有着准确的把握。

 

    担纲此次《女神•西王母》服装设计的是台湾殿堂级时装装置艺术大师康延龄。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川久保玲、Jeremy Scott、Alexander McQueen等无人不晓,在台湾时装界最响亮的名字必定是康延龄。康延龄老师从事国内艺人明星的造型顾问近30年,曾替林青霞、王祖贤、刘德华、赵文卓、刘嘉玲、林志玲等担任形象设计,诸多名流均以拥有康延龄亲手设计之服饰为傲。他创立了全球首个以模特成立的剧团《衣剧场》,将装置艺术与时尚文化作另类舞台展演方式,跳脱于一般商业式时装秀,成为一种超视觉美学艺术的感官享受。他认为衣服是“身体的家”,就像在盖房子般。华丽、繁复的手工制作服装,是一场在人体进行的“装置艺术”,制作出夸张而饶富戏剧张力的绝美“文化服装”。

    在《女神•西王母》人物服装设计方面,康延龄老师将台湾霹雳布袋戏的服装设计理念纳入其中。

    霹雳布袋戏,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所得名,以1984年《霹雳城》为最初创始,然而现为大家所熟悉认知的霹雳布袋戏,系指1988年《霹雳金光》,以霹雳三大主角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作为主线而衍生发展的天下武林故事。霹雳系列一路铺陈而下,至2014年《霹雳侠影之轰霆剑海录》已播出超过两千余集,为霹雳国际多媒体的主干布袋戏。

    康延龄老师长期作为霹雳布袋戏的顾问,他认为“霹雳布袋戏的服装造型华丽炫目,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流行、时尚元素。它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历史的包袱,是一个充满多元创意的世界。这也令当下许多热爱Cosplay的年青一代,钟情于霹雳布袋戏的角色扮演。”

    根据这一设计理念,康延龄老师在《女神•西王母》的人物服装设计上,打破了中国传统服装制式的限制,纳入大东方的设计理念,将中国、日本、印度等多元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又把西方礼服的剪裁手法运用其中,使观众亲眼看到一个不曾想象过的、新颖的人物造型。

    在《女神•西王母》人物造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看到日本、印度等东方诸国的文化元素。比如西王母少女时期的服装流露出浓郁的日本浮世绘风格,而虎女时期的服装则体现出一种丛林文化。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时所穿着的服装,康延龄老师将其设计成为一件白纱礼服,体现出女神西王母如希腊神话中雅典娜般的圣洁,好像一对新人相会时所穿的礼服,象征着爱情的纯真。此剧中青鸟的服装独具特色,在色彩上有着强烈的异域风格,而形式上确是古典芭蕾舞的服装变体,在舞者舞动时展现出青鸟的轻盈柔美、婀娜多姿。这种多元结合的服装设计手法,看似不符常理、不合逻辑,却成为一种文化新点,迎合了电玩时代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的审美需求,同时在娱乐之余又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头饰设计方面,康延龄老师又将日本能乐中的面具艺术融入其中。能乐(日语:能楽;日语假名:のうがく),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就其广义而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两者每每在同时同台演出,乃是一道发展起来并且密不可分的,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大相径庭。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能乐的面具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例如戴小面的青年女性,戴翁面的老头,还有装扮鬼神的鬼神面。演员通过面具进行虚拟表演,用手掩面表示伤心落泪,或将面稍向下以示伤感,在某些演出中还要加上红色或者白色的假发,效果非凡。

    《女神•西王母》中魑、魅、魍、魉、蚩尤、饕餮、黑龙等形象设计,就是采用日本能乐中的鬼神面,配以层次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的服装,营造出一个非同凡响的鬼神世界。康老师坦言这种能乐面具式的头饰,虽然能够达到良好的舞台视觉效果,但其重量远远超出传统舞台剧头饰的重量,对演员的表演是一个极大挑战。

    《女神•西王母》中服装材料的选择极富创意,贯穿了康延龄老师一直坚持的环保理念,人物的服装采用大量宝特瓶烧制、瓦楞纸箱重塑等方法。康老师认为女神西王母是“大地之母”,她对生命、对人类、对自然的关爱,正体现出这种环保意识。

    如上所述,跨界时尚歌舞剧《女神•西王母》的推出,必将为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带来一场夺目的视觉盛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纳税人报社长、总编辑 赵小玲 北京赵小玲文化工作室策划 陈砚)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