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 -> 将招聘变成营销战争

将招聘变成营销战争

   日期:2013-08-15

- 科锐国际“2013人才配置新趋势、新策略、新应用研讨会”暨《2013苏州雇员调查》发布

苏州2013年8月15日电 /美通社/-- 8月14日“2013人才配置新趋势、新策略、新应用研讨会”在苏州举行,领先的整体招聘解决方案提供商 --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国际”)在会上发布了《2013苏州雇员调查》,以298位苏州雇员为样本,揭示他们的职场现状。调查发现,36%受访者决定半年内跳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意味着苏州雇员稳定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高达74%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留在本地工作,这意味着苏州企业在当地拥有充足的人才供给,应该着眼于对本地人才的挖掘。

(Photo: http://www.prnasia.com/sa/2013/08/15/20130815033315799330.html )

(Photo: http://www.prnasia.com/sa/2013/08/15/20130815033324113964.html )

科锐国际作为本届研讨会主办方,邀请了美世中国、创诺制药、观致汽车、劳达集团的业务和HR高管,向百余家苏州企业HR负责人分享招聘创新、雇主品牌建设、劳动派遣用工模式转型等话题。科锐国际总裁兼CEO郭鑫先生作为主讲者,向现场HR介绍了苏州雇员的职场现状、重点行业的人才供需特点。

根据美商会《中国商业报告》显示,CEO将“降成本、缺人才”并列为2013年首要挑战,如何在双重压力下打赢人才战,是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锐国际曾于2013年初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2000余家企业的招聘需求,发现61%受访企业将在今年增编,并且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与外资企业差距大幅缩减。另外,地产、物流和汽车成为2013最热行业,招聘需求领跑其他行业。在计划增编的企业中,最热招的岗位依次是:销售、研发、市场和生产制造。

在热招岗位方面,苏州与全国略有差异。针对苏州管理层,需求量最大的岗位依次是销售、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和生产制造;针对苏州非管理层雇员,需求量最大的岗位依次是生产制造、销售、研发和售后服务。

面对苏州招聘市场呈现的需求特点,苏州雇员的就业倾向与招聘方需求不完全匹配。据《2013苏州雇员调查》显示,82%受访苏州雇员跳槽时倾向去外企,仅有8%受访者选择民企,这对人才需求量已经超过外企的民企而言,并非好消息。另外,苏州雇员最青睐的行业依次是医药健康、汽车和消费品,而今年最热的物流和地产行业,分别只获得5%受访者和25%受访者青睐。

对于苏州雇员体现出的这些就业倾向,郭鑫先生认为:“人才招聘变得日益复杂,企业要将招聘当作一场营销战争。”人才招聘将更像一种营销行为,HR要像市场人员一样,通过内部推荐、社交媒体等内外部各种渠道及各种营销方法,找出并吸引目标人才,最终将他们带进公司。“将目标人才视作目标顾客,将企业视作产品,将雇主品牌视同产品品牌那样建立和维护,这会成为解决人才缺口的长效方法。”

较之盲目地提高薪酬竞争力,雇主品牌是系统地考量多项能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要素,从而满足雇员对企业和职业的多元化需求。

苏州雇员在调查中已经显示留在本地工作的强烈意愿,但是如何能吸引、获取本地人才?对企业而言,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了解哪些雇主品牌因素最能影响雇员。据《2013苏州雇员调查》显示,苏州雇员在择业时,对雇主品牌的关注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共计95%受访者对雇主品牌持“关注”和“非常关注”,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最能影响苏州雇员跳槽选择的前三项雇主品牌因素依次是:薪酬、个人发展机会和福利制度。

在调查中发现,苏州雇员目前的预期薪酬涨幅与实际涨幅差距非常大,93%受访者期望薪酬涨幅高于10%,但实际只有33%受访者达成心愿。而当他们对调薪幅度产生不满时,49%受访者会“关注新机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个人发展机会”仅次于“薪酬”,获得76%受访者的关注。对企业而言,应该一改以往传统单调的招聘信息模式,在其中传递更多的职业发展信号。同时,充分利用轮岗、培训等福利制度,提供在职位晋升以外,更多样化的个人发展机会。

值得苏州企业重视的是,在影响跳槽选择的雇主品牌特质中,“用工关系是否合法”获得32%受访者关注。7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传统派遣”面临诸多变革,同时也提升了雇员对用工合法性的关注度,这对素来注重合法用工的企业,是一次展示雇主品牌的机会。

关于科锐国际(@科锐国际官方微博)

亚洲领先的整体招聘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96年,在大中华地区拥有36个分支机构。超过1000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过去的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长期雇员及派遣雇员总数超过2万人,中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6000名。与超过1600家著名跨国及中资企业长期合作。其中70%为外资、25%为快速成长民营、5%为国有。其中75%为重复购买客户,包含大量服务10年以上的客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