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上海新闻网,上海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撕下美国司法独立伪面纱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上海网 发布时间:2022-06-29

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式推翻近半个世纪前在联邦层面确立堕胎权的判例——“罗伊诉韦德案”,标志着女性堕胎权将不再受美国宪法保护。美国20多个州预计将禁止或严格限制堕胎行为,其中13个州的堕胎禁令在罗伊案被推翻后将立即生效。(6月27日澎湃新闻)

这个判决甫一公布,立即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大规模抗议活动席卷全美。拜登直言,最高法院这一判决让美国倒退了150年,“是一种极端意识形态的体现”,“一个悲剧性的错误”,并承诺采取“所有适当的合法权力”来捍卫女性的生育权利。而前总统特朗普则赞扬了最高法院的决定。他说,这一裁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满意的结果”,“这是在遵守宪法,这是姗姗来迟的拨乱反正。”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治人物对此表态也泾渭分明。民主党重量级人物奥巴马、希拉里等纷纷谴责最高法院判决;而共和党人大多赞赏案件被推翻,共和党众议员米勒甚至称这是“白人的胜利”。与此同时,民主、共和两党支持者取态迥异,前者举行示威表达愤怒,后者上街游行庆祝胜利,全美民意分裂明显。

“罗诉韦德案”实质是女性堕胎权之争。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此案作出有利于保障女性权益的判决,彼时被认为是“里程碑”的进步。但保守派势力一直伺机推翻最高法院判决。前共和党总统特朗普任内,先后提名了三位保守派法官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于是最高法院形成保守派法官占优局面(保守派与自由派6:3),保守派大法官终于迎来“天赐良机”,最终以5:4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

司法独立是美国宪政的重要特点,法理上说,美国最高法院、各州法院以及专业法院的法官,审判案件应当“对当事人保持中立”“保持法官的自主性”“隔绝于政治影响”。标榜司法独立,是美国政客引以为傲的“名片”。事实上,这张“名片”早已“千疮百孔”,数不胜数的争议判例屡屡引发风波,造成社会动荡,持续动摇民众对司法制度的信心。

众所周知,在美国,法官大概有保守派和自由派之分,两个派别法官所持法律理念有不小差别,涉及具体案件时,不同派别法官可能作出迥异判决,“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就是最新案例。这一客观现象本身,是对美国司法独立的啪啪“打脸”。

再者,美国总统有任命联邦法院法官的权力,这种安排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因素对法院组成人员的控制,总统自然会选择那些与其所持法律理念相似并能促进其政策的法官。前总统特朗普就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与民主党展开过激烈博弈,最终得以任命三名保守派大法官,加上原有三名保守派大法官,最终导致“罗伊诉韦德案”被顺利推翻。拜登怒斥这“是一种极端意识形态的体现”,理由就在这里。由此看来,“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撕下了美国所谓司法独立的伪面纱。(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