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沪持续高温已现中暑死亡病例 120急救受理量持续增加

   日期:2016-07-28

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老年人和从事高温露天、高强度工作的工人最为危险。早报记者 朱伟辉 图

连续高温炙烤申城,医院就诊人数上升明显。据上海市疾控中心7月25日透露,目前本市已经收到多例危及生命的重症中暑病例的报告,其中老年人和从事高温露天、高强度工作的工人最为危险。值得一提的是,7月22日,早报曾报道奉贤区中心医院接诊1例重度中暑病例(详见东方早报7月22日A2-A3版),目前最新消息称,该患者已经死亡。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持续高温炎热天气中,人体常出现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引发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人体死亡。而五类人群应给予高度关注,包括65岁及以上老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运动者。一旦气温升高至32℃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效果甚微,因此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精神病患者,在家中安装并使用空调是最根本的预防中暑措施。

接诊多例重症中暑病例

近几天气温都超过35℃,本市已经出现了因重度中暑引发死亡的病例。7月22日17时左右,奉贤区中心医院接诊一名重度中暑热射病的患者。这是一名46岁的女性,于当日14时左右晕倒在路边,大概3小时后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深昏迷状态,连体温计都无法测出其温度。急诊医生考虑为重度中暑热射病,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肿、脑水肿、休克,紧急予以积极的抢救措施,并组织多学科会诊。然而因为病情过重,这名患者于7月23日17时30分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此外,该院于当日21时还接诊了一名重度中暑患者,是一位66岁妇女,发热昏迷在家,由于患者平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属并未给予空调制冷,风扇也只是放在床脚轻吹,床上被褥还垫着厚厚一层,20日晚上10时便已经意识模糊呼之不应,21日上午患者呼吸困难,家人将其送去附近的奉城医院,检测出体温达到40℃,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抢救了但仍未见好转,随后送往奉贤区中心医院,当时医生诊断为重症中暑热射病,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水肿。患者目前仍意识不清、病情危重,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此外,松江区中心医院等也相继接诊中暑病例。

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目前,本市已经收到多例危及生命的重症中暑病例的报告,其中老年人和从事高温露天、高强度工作的工人最为危险。

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高温热浪期间,高温中暑事件多、平均中暑死亡人数多;高温热浪连续天数越长,发生高温中暑的人数越多。以2013年为例,上海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重的高温酷暑,高温热浪出现4次,最长一次连续天数达到15天,因而当年的高温中暑的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了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120急救受理量持续增加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昨日下午发布数据称,本市10余家三甲医院每天的门急诊量在1万人次以上高位运行,120急救系统受理量持续增加,23日达到834车次。

根据上海市卫生信息中心统计和各大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仁济医院、龙华医院、新华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华山医院、市九医院、瑞金医院、曙光医院、市十医院等10多家综合性医院日均门急诊量逾万人次,其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最高峰值超过2万人次,儿科医院、儿童医院、五官科医院、妇产科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日均门急诊量也在7000人次以上。

在此次高温中,社区医院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地缓解以往大医院看病难、排队长的现状。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面对高温酷暑带来的心脑血管等病多发情况,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诊疗服务4443万人次,占全市诊疗服务总数的39%,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就医下沉趋势显现。

目前,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各级医院切实加强门急诊医护力量的配置,严把医疗救治质量关,确保医疗救护及时、快捷。同时,倡导开展“改善医疗服务细节”,在预检、挂号、收费、发药等处增加人力开足窗口,尽量为患者提供方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